山寨智能电视机顶盒成本仅二三百元

发表时间:2012/8/20 浏览:8005

标签:智能电视 电视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乐视、精伦、百视通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机顶盒,而快播也宣称,即将在年底推出类似产品,至于林林总总的山寨机顶盒,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当年盛大的战略豪赌,受限于当时的网络条件、政策等因素,最终失败。在面临内容、政策、市场等多重挑战时,将如何面对?

品牌商的紧箍咒  山寨厂的耳边风

        OTT机顶盒面临的一大顽疾,便是钻互联网数字版权的空子。目前市面上的OTT机顶盒中,存在大量“未与牌照方合作,提供的视频内容不经任何审查,对互联网视频采取盗链行为”的机顶盒。

精伦机顶盒:“侵权”阵痛后的规范化
         关于OTT机顶盒引发的版权问题,最有名的案件是今年5月在北京审理的“国内首例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侵权案”,法院一审认定精伦电子通过H3播放器,向用户提供电影《画皮》的链接行为涉嫌侵权,需向乐视网赔偿经济损失五千元,之后精伦上诉提起了二审。

        近日,精伦董秘张万宏表示,这是行业发展初期不规范带来的阵痛:“在涉足OTT机顶盒的初期,的确是看中这一产品不像互联网电视那样受到政策管制,可以提供更为海量的内容。当时想的只是尽量为用户呈现视频精度最高的影片链接,在版权审核上有所疏忽。”

        不过对一些外界将精伦机顶盒也归为“山寨机顶盒”一类的说法,张万宏感到颇为委屈:“从法院的态度和几千元的赔偿额度可见,关于OTT机顶盒的版权问题,法律上是有争议的。OTT机顶盒正逐渐成为我们公司投入的重点方向,精伦的态度肯定是要做正规的盒子。”据了解,随着业务推进,精伦当时已在和牌照方接洽,之后很快与华数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前精伦机顶盒片库中的影视内容,以及每周新增影视版权,均已受到精伦与华数的双重审查。
“山寨盒子”成本仅二三百元

        就在ST精伦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同时,内部会议上不少董事发现,兴许是外界对“OTT元年”的烘托,今年以来不但百视通等叫得上名号的竞争对手陆续出现,市场上越来越多不顾相关规范的“山寨机顶盒”正不断冒出来。张万宏说:“相对于乐视、百视通等竞争者,其实这些价格极低的山寨产品才是侵蚀市场的更主要因素。”

        一名深圳的机顶盒整体方案提供商坦承,国内目前已有几十家山寨机顶盒厂商,“山寨盒子”成本最低只要两三百元,“有些名字都想不起来,反正盒子用统一模子来做,芯片不像高端客户那样要求用海思的芯片,而是采用最普通的,UI设计也不用定制,最终售价可以压低在两三百元左右。”

        这些机顶盒不怕政策风险吗?上述人士不加思索地表示:“基本上不怕。”在OTT机顶盒市场,正规的盒子成了少数,几乎可以掰着手指数得出来。乐视网副总裁梁军告诉记者:“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盒子都没与相关牌照方进行合作。”

矛盾的“181号文”

        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文件,正式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即网络高清播放机终端产品,纳入互联网电视一体机的管理范围。

        文件中声明,“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只能接入到总局批准设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上”,同时,“内容服务平台不能与设立在公共互联网上的网站进行相互链接”。

        对此,智能电视观察家李易表示,181号文“很容易被钻空子。”他介绍,上述这些山寨盒子只是带网络功能的播放盒,具备HDMI输出功能,至于用户是插在电视上,还是电脑上,抑或其它显示器上,根本无法界定:“如果它们不叫智能电视机顶盒,而是换一个名字,叫‘电脑播放盒’,同样也可以,根本不用受‘181号文’的限制。而且跑的量很少,如有风吹草动,厂商就逃跑做别的产品去了。”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