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寨厂商转战智能机:低价冲击“正规军”

发表时间:2013/3/27 浏览:7671

标签:山寨 厂商 智能机  所属专题:国产手机专题

        去年的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大约为7亿部,但整个市场正在逐渐呈现哑铃型态——边是苹果和三星等家喻户晓的品牌,他们的手机价格高达300至600美元;另一边则是数以百计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品牌,他们的产品来源则是数以千计的规模比他们还小的工厂。

        这种变化始于2011年,彼时,电脑芯片制造商开始出售现成的芯片组——它由一系列处理器组成,是触屏手机的“大脑”。有了这样的产品,再加上免费的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便极大地降低了智能手机的生产门槛。

        廉价设备的大量涌入可能会对诺基亚等深陷泥潭的老牌企业构成冲击,甚至有可能迫使三星和苹果推出更加低价的机型。“他们已经到达顶峰。从生产技术来看,我们也接近了同样的水准。之后,唯一的差异就是成本和品牌。”梁立万接受采访时说。

        联想和华为等规模较大的中国企业也在凭借价格接近200美元的中端机型,争相掘金中国市场。联想去年的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2%。

        梁立万的手机应该归入超低价一类。他委托多家深圳工厂为他生产产品,例如深圳国威环球电子公司(Shenzhen Guo Wei Global Electronics)。这家1991年成立的企业位于一栋平常的建筑中,最初生产固定电话和音频设备。在这里,年轻的迅锐工程师有的懒洋洋地抽着烟,还有的边喝可乐边在各种品牌的笔记本上玩游戏。

        来到楼上,首先要通过一道金属探测门,然后还要用高压空气吹去蓝色工装上的灰尘和其他杂质,之后便可进入生产车间。这里共有5条生产线,每一条都有35名年轻工人,他们每天焊接和装箱的智能手机可以达到3000部。

        为了进入智能手机行业,国威展开了一些投资,包括从韩国进口了新的焊接检测设备。据工厂的生产经理介绍,一条生产线的成本大约为160万美元。

        “技术比老手机复杂多了。”经理说。她17年前就加入该工厂,负责修理固定电话。

        然而,促使他们转而生产智能手机的真正原因是,包括联发科和展讯在内的大型芯片公司去年开始提供的“一站式”(turn-key)系统:包括手机设计以及一系列兼容Android系统的芯片,外加很多预装在手机中的软件。展讯表示,该公司今年的“一站式”系统销量有可能达到1000万套。

        每个芯片组的成本为5至10美元,具体要取决于手机屏幕和其他功能。梁立万说,他的智能手机总成本约为40美元。他透露,他的公司一天大约能为康佳等品牌和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生产3万部智能手机。

        在美国,智能手机的高额成本通常会被移动运营商的补贴所掩盖,因为如果消费者同意签订合约,他们便会给予折扣。中国同样如此。梁立万说,他的手机零售价格大约为65或70美元,但合约价只有35美元。

        正因如此,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但外国企业想要打入中国市场,却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苹果占据38%的美国智能手机销量,但在中国的份额仅为11%,而且正在萎缩。谷歌在这里面临更大的盈利困境。即使手机使用的是Android操作系统,通常也不会预装谷歌的应用和搜索工具。

        让普通人也能买得起智能手机,尽管这些产品可能不像iPhone那么好。换句话说,这些手机的摄像头和液晶屏可能并不是最好的,而且电池续航时间也比较短。“我经常使用‘可以接受’这个词。”他说,“很多用户只是想要一款可以接受的产品,他们不需要完美的产品。”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